新冠又双叒叕来了?中疾控:全国阳性率突破16%

Connor 欧意交易平台 2025-05-19 2 0

最近

身边陆续有人

发烧、咳嗽、嗓子痛……

起初觉得是感冒

吃药一直没见好

一测才发现

新冠抗原两道杠

新冠又双叒叕来了?中疾控:全国阳性率突破16%

新冠又双叒叕来了?中疾控:全国阳性率突破16%

新冠又双叒叕来了?中疾控:全国阳性率突破16%

展开全文

就连歌手陈奕迅

也因确诊新冠

被迫暂停巡演

难道新冠病毒

又要卷土重来了?

新冠又双叒叕来了?中疾控:全国阳性率突破16%

新冠又双叒叕来了?中疾控:全国阳性率突破16%

新冠感染“再抬头”

实际上,近一月以来,全国多地均出现新冠流行趋势。

根据中疾控监测数据显示,3月31日-5月4日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其中,南方省份检测阳性率高于北方省份,15岁及以上年龄段阳性检出率第一。

新冠又双叒叕来了?中疾控:全国阳性率突破16%

哨点医院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呼吸道样本病原体核酸检测阳性率每周变化趋势(图/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在全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病毒阳性率从7.5%升至16.2%,连续三周位居所有呼吸道病毒首位,超过了鼻病毒和流感病毒。

新冠又双叒叕来了?中疾控:全国阳性率突破16%

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2025年4月,第14周—18周)(图/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

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新冠阳性率也从3.3%升至6.3%,同样连续多周居首。

新冠又双叒叕来了?中疾控:全国阳性率突破16%

新冠又双叒叕来了?中疾控:全国阳性率突破16%

本轮疫情或不会持续太久

其实,这波“反弹”不是有了新疫情,而是常规流行节奏中的一次小高峰。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表示,此次新冠流行可能和两方面原因有关。

自2022年12月以来,我国新冠和流感交叉流行,自2023年3月以来,新冠的流行波强度普遍低于流感,但间隔规律消失。2025年2月,我国经历了一波三年以来最小的流感全国性流行,群体免疫力下降,为新冠的再次流行创造了机会。

距离上一波流行(2023年12月到2024年1月)已经过去了一年以上,人群中因为自然感染产生的新冠抗体保护几乎消失。

此外,春夏换季,早晚温差大,是本就容易中招的感冒高发期。加之恰逢清明、五一,假期人口流动大,跨省出行、聚会聚餐频繁,病毒有可能借机扩散。

不过,常荣山认为,此次的新冠流行即将见顶,并且不会持续太久。五月中旬就是波峰区域,到6月5日前后,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的新冠阳性率会下降到8-10%左右,不会影响到一年一度的高考。预计6月中下旬,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的新冠阳性率会下降到5%或以下。

老年人需重点防范

对于本轮疫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表示,症状与之前相比没有明显变化,需要住院的重症患者也很少。

但老年人仍是本轮新冠要重点防护的人群。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注意到,目前,新冠发热患者以中低热为主,对大多数年轻人而言,一般3-5天内可自行缓解,而老年人可能要5-7天。

他特别提醒,老年人中免疫力低下的、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仍然有重症风险。肿瘤晚期、器官移植、免疫严重下降的人群也有重症风险。

不同群体应对策略

未感染人群:保持防护,降低感染风险

●居家期间应保持每日通风,注意卫生间清洁,饭前便后认真洗手,若与他人同住,建议分餐进食,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出门时尽量避开密闭、人多、通风差的空间,如商场、电梯、公交、地铁等。

●在人群密集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飞机、火车、地铁等)时建议佩戴口罩,建议佩戴医用或KN95口罩,并保持手部卫生。

●日常生活中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锻炼,有助于维持良好免疫力。

●如所在地区已提供适配疫苗,建议尽快完成加强针接种,尤其是半年以上未接种者。

已出现症状人群:居家休息,避免传播

●出现咽痛、乏力、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建议第一时间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

●检测阳性后应居家休息,减少出行和社交活动,避免上班上学。

●如必须外出,务必佩戴口罩,尽量缩短停留时间。

●多喝水、清淡饮食、充足睡眠,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止痛,右美沙芬止咳,必要时使用含消炎止咳成分的复方制剂。

●居家期间注意每日通风、分餐、马桶冲水时盖上盖子,防止气溶胶传播。

●如出现高烧超3天、气短、胸闷、剧烈咳嗽等症状,尽早前往发热门诊或感染科就诊。

高风险人群:主动防护,尽早干预

●包括: 60 岁以上老人、有基础疾病者(糖尿病、心脑血管、慢阻肺等)、免疫低下人群(如肿瘤治疗中、器官移植患者)。

●建议家中常备抗原试剂、体温计、血氧仪;一旦不适应尽早就医。

●如确诊感染,尽可能在48小时内评估是否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先诺特韦/利托那韦、氢溴酸氘瑞米德韦)。

●家人如有呼吸道症状,应主动隔离,佩戴口罩、错峰用餐,避免照护接触。

新冠并没有那么可怕

科学理性看待才是良方

新冠又双叒叕来了?中疾控:全国阳性率突破16%

评论